2025年9月15日,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展科研视野,人妻av
特邀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李忠奎和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赵宇,在图书馆四层会议室开展题为“集群协同任务与轨迹规划的一些新进展”和“非对称网络上动态平均一致性:一种‘积分盈余’新方法”的两场学术报告。人妻av
师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人妻av
石上瑶教授主持。
李忠奎教授2005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无人集群协同控制与决策研究。他撰写英文专著2部,发表期刊论文100多篇,入选国家杰青、教育部青年长江、北京市杰青,获全国百篇优博,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指控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SCI期刊最佳论文奖2个,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编委。
赵宇教授是国家优青、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西工大翱翔学者,长期从事群体智能协同相关研究工作。目前,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控制领域顶刊IEEE TAC和Automatica上发表论文17篇(长文7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全国复杂网络最佳论文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2项,连续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还担任第16届IFAC复杂系统国际会议大会主席。


在第一场报告中,李忠奎教授指出多智能体集群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列出的基础性方向,在军民众多领域意义重大,尤其是无人机集群对作战模式有颠覆性影响。协同任务与运动规划作为多智能体集群的“大脑”,要解决集群“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由于多智能体集群是带结构性约束、连续离散混杂的高维数、多尺度复杂关联系统,在协同任务与规划方面存在诸多复杂性问题,像基于形式逻辑的协同任务规划面临维数指数爆炸问题,分布式轨迹规划存在防碰避障等安全性约束引发的死锁问题。李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与进展,与在场师生深入交流探讨。


在第二场报告中,赵宇教授围绕动态非合作目标协同围捕工程任务,提出非对称网络上动态平均一致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构建“积分盈余”全新研究框架。通过分析网络结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解决了有向网络上多个动态目标的协同围捕中心估计难题。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拓展研究,首先考虑通讯隐私安全,设计了“积分盈余+状态分解”隐私保护通讯机制;然后考虑时空协同准确度,构建了“积分盈余+指定时间”协同规划与编队围捕跟踪控制方案;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动态非合作目标高精度定时定点空间飞网协同围捕任务。赵教授的讲解清晰透彻,让在场师生收获颇丰。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见解深刻,为大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